《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浅说 连载
连载之五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这两句是说“五蕴空”,即说“真空实相”中无“五蕴”,无色所以没有我相法相,无受想行识,所以没有我见法见,“无”字即是“空”字之意。
无眼耳鼻舌声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几句是说十八界空,十八界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加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再加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合为十八界,六根六尘又叫做“十二入”。第三句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中间省却“无耳识界,无鼻识界,无舌识界”数句。盖举首尾以包括中间之意。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真空实相之中,不但没有五蕴,并且没有六根,乃至六尘六识,一概没有之意。
眼耳鼻舌身意为什么叫做六根,“根是能生”之义,譬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叶花果等。吾人之六根,对着六尘,发生六识,所以叫做六根。六根所以说“无”者,因为我们用般若智慧,观察自己色身,是如幻如化,一切无有实性,所以附在这色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自然也是空的了,这是空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为什么叫做六尘呢,“尘”字是染污之意,因为这六种东西同我们的六根接触之后,能使吾人发生贪着爱恋之心,而污染吾人之真性,所以叫做“六尘”。“尘”与“根”是相对待的,色是眼根的对象,声是耳根的对象,香是鼻根的对象,味是舌根的对象,触是身根的对象,法是意根的对象。这六根之中,前面色声香味四尘是很容易明白的,只有后面触法二尘比较难懂,所以现在我把它略为说一说。
什么叫做“触尘”。触是同我们身体接触的东西,那些东西同我们的身体接触之后,便发生冷热湿滑的感觉,所以我们对于那些同身根感触相对的东西便叫做触尘。什么叫做“法尘”。法尘是前面五尘落在我们意识中的影子。譬如我们平日对于所见的形色,所闻的声音,以及所嗅之香,所尝之味,身体对于寒热湿滑种种之感觉,虽然现在都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只要闭目用心一想,这许多影子,依然在我们的意识中浮现着,这种影子,便是法尘。
六尘所以说“无”者,因六尘是籍六根而显现的。假使没有六根,那么,六尘也立即空寂了。譬如有病之目,见空中有花,空中实在没有花,等到病目已愈,空中之花也不见了。吾人因六根妄动,故有六尘。今六根既空,故六尘亦空。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是说六识空。无眼界者,即无眼识界,中间省去一个“识”字,无眼界后面,又省去“无耳识界,无鼻识界,无舌识界,无身识界”四句。
讲到此处,或者你们要发生疑问,就是前面既然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什么此处又说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呢。我说这是当然有分别的。六根不过是肉体,六识是六根的作用,六根来得粗,六识来得细。假使我们只具有六根而没有六识,那么,我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不能起知解了别的作用,所以一定还有一种“识”寄托在六根之中。托在眼则为眼识,托在耳则为耳识,托在鼻舌身意,则为鼻舌身意识。“根”与“识”的区别,是我们研究佛学之人,所应该首先弄清楚的。
上面说过“六根空”,“六尘空”(即十二入空),但“根”“尘”“识”三者,乃三位一体,彼此相依而立的。今六根六尘俱空,那么,不用说,六识也自然是空的了。这叫做“十八界空”。
“空十八界”是凡夫地位的修法。下面讲缘觉乘的修法。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这几句是说十二因缘空。十二因缘又叫做十二有支,又叫做十二缘起,又叫做因缘观,支佛观。
第一支是“无明”,无明是迷惑的意思,又名烦恼。这种烦恼,乃是指过去无量世来的烦恼,而为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把它放在十二因缘的开头。我们如果要断生死,一定要先断“无明”。无明不断,生死轮回是永远不会断的。现在我为使大家彻底明了“无明”二字的意义起见,再来把它详细解释一番。
“无明”是无始以前我们心中最初一念的妄动,也可以说是“清净本然”中最初的一个“妄念”。不料这最初一念的妄动,便种下了我们生生世世轮回的根本。从前有一个人不明白“无明”二字的意思,便去问一位法师“什么叫做无明”。那位法师气愤地对他说“你那里有资格问这个问题”。那人听了,心中一怒,脸上一沉,快要发作了。于是那一位法师便含笑的对他说“你这样便是叫做无明呀”,那人听了,竟忍不住失笑了。这个虽然是一个笑话,到是“无明”二字很好的注脚。
此外,圆觉经,楞严经,五灯会元内面,也有同这个仿佛相同的故事。圆觉经说,有一次,金刚菩萨问释迦佛说“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楞严经卷四亦说,富楼那问佛“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周而复始”。五灯会元十四卷说,有一次,长水和尚问琅琊觉和尚,如何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觉和尚便厉声对他说“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诸位听众,你们要明白“清净本然,云何忽有无明”呢。请将上面几个故事参参看。参得透,包你出生死,断无明,参不透,依旧是生死路上转溜溜去也。
第二支是“行”。行是“行为”,“行业”之意。就是我们过去无量世来由无明烦恼,所作的善恶行业也。因为我们既然起了无明妄念,便缘着这“无明”而有种种“行为”,“行业”的造作,所以说“无明缘行”。以上二支是过去世的惑业二因。
第三支是“识”,即八识最末的“阿赖耶识”,又名“含藏识”。此识含藏过去无量世来善善恶恶的种子,而为今生依业受报的根本,所以叫做“含藏识”。吾人托胎之时,此“识”先来,及身死之时,此识后去,因此识完全依着过去世的“行业”。而为托胎赋形的根本,所以说“行缘识”。
第四支是“名色”。“名”即是“心”,“色”即是“身”。因阿赖耶识初托母胎,虽已略具身心,但此时它的身形(即色),只粗具大概。它的心识(即受想行识四蕴)更是有名而无实,所以不叫“身心”,而叫“名色”,又说“识缘名色”。
第五支是“六入”。“六入”即是“六根”,又名“六处”。因阿赖耶识托胎之后,经七七日渐具六根。六根即指名色而言,所以说“名色缘六入”。
第六支是“触”。“触”是“接触”之意。因为我们在母胎中既已具备六根,及出胎以后,六根便时时与六尘相接触,所以说“六入缘触”。但是在出胎以后到三四岁,知识还未充足,对于眼前事事物物,还没有分别了解能力,只凭六根与六尘相接触而已。
第七支是“受”。“受”即领纳之意。我们从五六岁到十二三岁,知识渐充,六根与六尘相接触,渐能分别领纳其美恶苦乐,所以说“触缘受”。以上五支是过去惑业之因,而受现在之果。
第八支是“爱”。“爱”是“贪爱”的意思。从十四五岁以后,年龄渐长,贪爱之心日炽,凡六根所受纳之事事物物,若合乎自己心理的,便存着爱恋的意思,所以说“受缘爱”。
第九支是“取”。“取”是取得之意。吾人对于所爱之事物,必多方设法,取之以为己有。此即与近人所谓“占有欲”之意相同,所以说“爱缘取”。
第十支是“有”。“有”字即“业”字之意。上面所说的“爱”与“取”两种心理,总是由于迷惑之故。由此迷惑,复造出种种之“业”,所以说“取缘有”,有即业也。以上三支是现在世惑业之因,再种后世二支苦果。
第十一支是“生”。“生”是指未来世“托胎受生”而言。因为吾人现在世既然依“惑”造“业”,所以未来世即依“业”受“生”,所以说“有缘生”。
第十二支是“老死”。未来世既然又依业受生,那么,自生以后,幼而壮,老而衰,以至于死亡,这是一切人类所不能免的,所以说“生缘老死”。
以上十二支,通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两重因果。“无明”与“行”二惑是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是过去世之因而感现在世之果。这是过去现在一重因果。又“爱”,“取”二支是现在世的“二惑”。“有”为现在世之“业”,以此现在世之惑业为因,又感未来世“生”与“老死”之苦果。这是现在未来一重因果。
这十二支,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此循环流转,无穷无尽,便成为无边生死,所以叫做“流转门”。
又此十二支不出“惑”,“业”,“苦”三道。“无明”,“爱”,“取”三支是惑道。“行”,“有”二支是业道,其他七支是苦道。吾侪凡夫,因此惑业苦三道相续不断,故不能出离生死。如果到了缘觉乘的地位却不然。他们将这十二支仔细看去,知道“无明”是生死的根本。若要出离生死,必须先灭无明,无明一灭,则行亦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如此十二支一一灭尽,便是还灭门了。要是真正利根的人,只要发心断无明,无明一灭,则其他十一支都不成问题。譬如砍树相似,树根一断,枝叶自倒,到此地步,自然出生死而证涅盘。刚才我说过,十二有支不外惑业苦三道。既已断“惑”即无明自不造“业”,既不造“业”,自不受生死轮回的“苦”果了。所以无无明,亦无明明尽,十二因缘都无,即十二因缘空。为什么又说“亦无无明尽,亦无老死尽”呢。因为断无明,出生死,还是凡夫的心理,若是在大乘菩萨看来,本无生死可言,那里还用得着解脱呢。所以说“亦无无明尽,亦无老死尽”。
为什么又叫十二因缘呢。因为这十二支内面“无明”与“行”二支是过去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是现在果。“爱”,“取”,“有”三支成未来因。“生”,“老死”二支属未来果。但“果”又为起惑业因缘之“缘”,所以它包括在“缘”的内面,不别立“果”的名目,这个叫做因缘观。因为它一共有十二支,所以叫“十二因缘”。空十二因缘是缘觉乘的观法,缘觉乘既辟支佛乘,所以又叫“支佛观”。
以上是讲缘觉乘的修法,下面再讲声闻乘的修法。
无苦集灭道。
这一句是说四谛空。“苦”“集”“灭”“道”,叫做四谛。谛即真理之意,他的道理真实不虚所以说做“谛”。
第一是“苦谛”。苦谛是说三界六趣的苦报,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六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六道。讲到苦字,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十苦无量等苦。他的意思,前面已经讲过,所以不用再说。
第二是“集谛”。“集”是“召集”之意。由贪瞋(chēn)痴等烦恼,与善恶等行业,能召集三界六趣的苦报,所以叫做“集谛”。集谛是苦谛之因,苦谛是集谛之果,此二谛是说世间因果,又叫做“流转门因果”。
第三是“灭谛”。“灭”即“涅槃(nièpán)”,即灭除惑业,出离生死,而达到涅槃寂灭境界。
第四是“道谛”。“道”是“道路”“方法”之意,亦即指八正道而言,盖谓由此道路方法而能至涅槃(nièpán)彼岸。八正道者,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又此“灭道”二谛,道谛是灭谛之因,灭谛是道谛之果,此二谛说出世间因果,又叫作“还灭门因果”。
上面苦集灭道四谛,包括世间出世间两重因果。然而都是先说果,后说因,因为果是显而易见,因是幽而难明,所以先说世间苦果,令吾人生厌离之心,然后教吾人断其苦因。又先说涅槃(nièpán)之妙果,使吾人生欣羡之心,然后教吾人修出世之法。总而言之,心经说这四谛,是教吾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但是为什么又说“无苦集灭道”,因为苦集二谛所依凭的,亦不外乎五蕴,今五蕴既空,则苦集二谛自然无所依凭,苦谛集谛都没有,自然更不用说什么灭谛道谛了。又从大乘菩萨看来,五蕴诸法,当体即空,生死即涅槃(nièpán),烦恼即菩提,无苦可舍,无集可断,无灭可慕,无道可修,无舍无断,无证无得,便是大乘第一义法门。
无智亦无得。
这一句是说观照之智慧与所空之境界通统是空。或者要问,观照之智慧是空,还说什么观照般若呢?所空之境界是空,又说什么实相般若呢?我说不然,因为五蕴,十八界,四谛等法本来是空,故能证诸法本来是空之般若智慧亦空,此般若之智慧既空,故由般若智慧观照所得之真空实相亦空。盖有证有得,总非真空,要到无修无证,无智无得的地位,才可以说是真空。我们用般若智慧观照五蕴十八界四谛空,譬如用药医病,病已好了,药亦自除,所以说无智亦无得。
但是大家不要误会,以为我说无智亦无得,便去灰身灭智,那么,又成了断灭空。要知道无智之智才是真智,无得之得才是真得。佛之所以说“空”,原是要人照见空相,等到空相既显,则空理亦无,所以说无法可得。无得则无空相,无智则无知空相者,无空相则无实相,无知空相者则无观照,无实相,无般若波罗密,此不可得之般若波罗密,才是真正的般若波罗密。
以上无苦集灭道,是说声闻乘的修法,下面是说菩萨乘的修法。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心经》注释今译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