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易魂网>> 易学论谈>>正文内容

品味心灵——吾师印象

品味心灵——吾师印象

 

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在吾师身边的日子,“返观内照”是不由自主的。

 

一、勤

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懒的,读书时,同学经常上午睡到10点多,下午睡到4点多,自己不会,包括午睡最多8个小时。工作后,晚上12点钟睡是常有的事,第2天依然6点半左右起床,精神会差点,一样做事。但跟随吾师身边的几天,真正体会“勤”的多方含义。

 

1、敏而好学

在和老总的会餐中,老总介绍说自己以前做药材起家,“红芪”,我乍一听,以为是“红旗”,也没向老总仔细问,但老总话一落,老师紧接着就问“我只听说有黄芪,还没听过红芪。红芪是怎样的?”老总就细细解释红芪的产地、特性、功效等,老师认真听着,和黄芪不停的对比,几番下来,逐步加深对红芪的认识。

“你们看,处处留心皆学问,现在我不仅知道有黄芪,还知道有红芪,药材的知识就更加扎实,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学易的人要善于利用点滴时间学习、积累,打算学易的人,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大学希望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而我们学易的人,也要有这样的意识,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学易更是如此,确实会有“灵感”和“顿悟”,但都建立在平时的思索上。你们都熟悉的中国跳水队员郭晶晶,凭借42银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成绩非凡的跳水运动员。当有人问她,站在领奖台和跳水板上,更喜欢哪一个时,她说:‘能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是最大的光荣,但那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我更喜欢站在跳板上努力地去实现下一个目标,那是渗透在我的每一天、每一跳,可以自己掌握的感觉。从走板、起跳、翻腾到入水,是一秒钟的艺术,为了这一秒,我用了整整20年’。我们学易的人,也要学习运动员踏实、刻苦的精神。”

老师总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记得一次面授班上,一位学生迫切地问老师,“怎样才能学好‘易’?”

“除了易学的基础知识以外,要尽可能做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的结合,一块砖,即使可以垒到几百米高,也不能成为一座大厦。要努力成为大百科全书式的人,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人文等基础知识,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须通晓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不仅知道MBA,还要懂得EMBA,科技日新月异,学易的人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几句话说得学生有点灰心,

“老师,门类太广了,这样谁能做到?”

“争取做到,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重视一点一滴的积累。”

老师一直强调读书,读好书。每个人的读书方法不同,老师建议可以采用苏轼的‘八面受敌’法,每次都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翻看不同的书怎样讲解,这样每个主题掌握透彻;也可以采用朱熹的‘二十四字诀’法,第一,循序渐进,根据书本自身的逻辑顺序和学习者的智力水平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第二,熟读精思,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领会所读之书,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第三,虚心涵咏,读书须认真,切忌浮光掠影。朱熹认为,“观书但当虚心平气,以徐观义理之所在。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人之言,亦须更加审择,自然意味和平,道理明白,脚踏实地,动有依据,无笼罩自欺之患矣”;第四,切己体察,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要充分结合,禅者曰: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尽信书不如无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第五,著紧用力,读书学习是件苦差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然不用达到“头悬梁,锥刺股”的程度,但认真努力还是必须的;第六,须教有疑,要以“存疑”的态度读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寻求解决之道。

吾师这样说,也如此做。

难吗?易吗?

“难”在处处留心,要始终保持谦逊、开放的心胸和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虽是一派宗师,但始终明白自己的“足”与“不足”,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易”在处处有心,才使广博知识的积累成为可能,使学生明晓“通天“之径,成为“神仙”不无可能。

除了易学基础知识,吾师还特别强调对中西方哲学的学习。“哲学”被认为“爱智”,对很多学生而言,哲学是难懂的,特别是西方哲学,但如果有学易的决心与恒心,那么,学习哲学也是应有之义了。在台湾哲学学者傅佩荣先生书的总序中读到这样一段话,与学友共享:“我不必奢望在读了柏拉图与康德之后,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或增加个人资产。我可以期许的是,让自己的心灵由平地走向高原。高原上空气较为稀薄,未必可以久居,但是视野辽阔,或许可以‘望尽天涯路’,对于人生全貌及价值层次可以作整体的了解与评估。平地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太拥挤了些,眼光不易高远,心灵难免闭塞。”

老师在《易魂》的扉页上点明“乾坤在手,万化于心;识透阴阳,精熟五行;禅空慧定,清净无为;天人合一,感而遂通。”那么,如何做到“万化、识透、精熟、无为、感而遂通”,需要我们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日复一日的反思领悟,以期触及旁类,感而遂通。

 

2、勤耕不辍

“我如果一天不写几百字,会觉得今天什么事也没做。”

“易学是圣人之学,研究圣人之学,要以圣人之举要求自己。”

老师特别重视著书立说,“现在全部整理完,差不多有三十本书,十年的时间,三十本书。八字书上下两本,风水书上下两本,八卦象数、易医疾病、万里行、三经释义等,学生的实例汇编集也在编第十六集。”

易魂的学员都知道老师的忙碌,除了应邀为企业调整风水、回馈社会外,老师每年都会面授,当面解决学生们遇到的疑惑,以及学生家庭生活中的风水、疾病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满意。除此以外,还有易魂网站管理。易魂网站的发展给教学提供了便利,可以在有限时间内传达大量的信息,大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老师根据“人与自然环境学”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图片资料加深学员对风水的理解,让我们可以与老师共同神游祖国大地。易魂网站的另一便利还突出体现在邮箱的使用。一般而言,在老师面对面交流时,很多学生显得很局促,拘谨,使用邮箱则消除这一弊端,双方不再局限于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自由的心境下阐发对易学、人生、社会现象的看法,从而使老师能够及时予以科学引导,由知到行,再由行到知,锻炼并提高易魂学员的综合能力。但这同时大大加重了老师的工作量,每次外出返家,老师要花大量的时间一一回复邮件,当然,辛苦不会白费,老师和学生的心紧密相连。此外,网站的文章还有巨大的激励作用,通过看老师的按语,同学的文章,明确自身的差距,了解易魂学员中人才济济,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不敢妄自尊大。

到现在为止,老师的文章和网站已经成为易魂学员和真正的易学爱好者必备食粮,而这一切,都起源老师对文字的重视。老师不仅自己多写,也要求学员尽可能出文字成果。“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人的大脑有自己的遗忘规律,而且写的过程也是对纷乱思绪的整理,当然,对于没有写文章习惯的学员,会觉得“写”是异常艰难的事情,但人生如白驹过隙,能留下的只能是丹青笔墨,老师以其高瞻远瞩提供了这一平台,学员岂能偷懒?

 

二、真

1、真情实意

某同学要买新房,希望老师帮忙选址,又难以启齿,因为老师这几天的辛苦有目共睹。眼看着老师的工作快完成了,心里很焦急。老师深知他的心理,主动提出帮他看房。

老师说:“买新房,装修也要几个月,先去你现在住的房子看下。”午饭后,老师没有午休,直接到师兄目前所住的房子。在师兄的院门口旁边有两辆垃圾车。

“有垃圾车不好,看风水要先看周围环境,不能只看房间。除了这个大门,还有其他的大门吗?”

“有,但那边在装修,最近都是走这边。”师兄答。

过院里巷道时,师兄及其做房地产的朋友习惯性地走在屋檐的下面。

“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走这边。”老师一点醒,他们赶快跑出来,我在旁边看着笑。这句话,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但为什么我就没想起用呢?老师的思维多么活跃,生活中的每一处无一不体现对易学的理解和应用。在09年元旦面授期间老师闲谈“买什么车”的问题,对现代、东方之子、本田、丰田、霸道、路虎等车名的选择,无一不在考验着我们对易学知识的运用。相较老师,我们是年轻的,但很多时候,头脑是刻板、模式化的。针对这一点,老师特别提醒。

“我告诉你们的‘法外无法、法无定法、不拘古法、我心为法’要会准确应用。‘变则通,通则久,久则大’,要学会变通。

唉,跟在老师身边的日子,既幸运也可怜。幸运的是有更多的亲自经历,这些仅从网站上看文章绝对体会不到,即使本着学友共享的本意,写体会总结,但总有言不尽意之感,很难十分准确地描述身处当时的气场带来的震撼。可怜的是你会觉得自己很差,平时不会觉得,因为老师的方法确实“一学就会,常用就精”,但老师在一起时,总会不由得产生自惭形秽之感。

老师在指导某居室调理时,其小孩的卧室兼书房,书桌对着墙,小孩睡觉时脚也对着墙,“读书不是面壁思过,书桌要对着窗户,小孩才能考得好,飞得更高。”随之床的位置也做了调整,“脚向着门外,这样孩子才能走出去。”老师边说,我们边搬动,一会儿,就整理好了。房间调理后,孩子很高兴,喜笑颜开地感谢爷爷!赤子之心,真情拳拳!这孩子是幸运的,能得到老师的指点,起点一高再高,人生不出色都难。看到这里,一片艳羡,如果我当时也有老师的风水指点,就更好了,但人生的路不可回头,人生难在此,也妙在此。

这孩子是有慧根的,在大人影响下很早就会背《心经》,经常诵读,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老师在网站的“三经释义”栏里早就输入心经的内容和阐释,并谈到自己学易的经验,希望易魂学员能够重视。老师对此房评定居住条件欠佳:“只能做简单调理,必须现在就买新房,买了新房,环境改变,促进发财,供孩子上大学,而不是把买房的钱省下来供孩子读大学。”两种迥然不同的治家理论。

老师即同去选房看房,去某楼盘的售楼部。

“这是目前看到的最好的楼盘,先看房子的模型,有中意的,再进一步去看房。”老师仔细看了房子的模型后,选中了一套房。

此房在第10层,电梯尚未开通,老师就走楼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在前面走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老师,这样的敬责心意,如何能不让我们在心存感激的同时肃然起敬,当事人更加感动。毕竟,学易的都深知自身家庭风水的意义,主卧、小孩房、客房、餐厅、客厅,以及建筑本身设计的不合理之处,修改之法,老师都一一点明,这一直悬而未决的购房计划尘埃落定。

老师说他最大的目的是皆大欢喜,不使大家留下一点遗憾,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凡力所能及,都一一调理。在最后一天,老师又利用午休时间,帮某同学的朋友看在建的办公室,9楼,又没电梯,又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后来老师说:“我不是为了那个老板,是为了我的学生,我调完这次风水就走了,下次不知何时再来,但我的学生是生活在这里的,我要给他树立威信。”

 

2、季布一诺

在吾师身边的日子,特别明显的感觉是吾师的忙碌,只要醒着,就在不停地说话——电话和面谈。

面对学生的困难,吾师感同身受,尽可能及时回复学生的电话求助。老师说自己承诺过,要函授指导。老师如此说,也如此做。古人云“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现在,我想很多学生对老师也有这样的感受。

有些学生刚开始学习周易,之前没有任何的基础知识,老师反复提醒,既要在易学、易理的基础知识上下功夫,又要反复实践。在易魂期刊里老师发表文章“多在用字上下功夫”,值得学生反复琢磨体会。毕竟,“近水才能识鱼性,近山才能辨鸟音”,但老师同时提醒,“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一切水到渠成,不能操之过急。

除了学生,以前得过指导的的老总在调理风水后,通常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在电话里请教关于企业经营管理、人生境遇等问题,吾师再忙也要利用早晚、午休间隙,断卦、择吉、易医治病,非常忙碌,但老师有一点一直坚持:在涉及司法诉讼的问题,相信司法的公正、以及博釆、炒股等不做指点,更不言及。

除了电话,还有面谈。面谈的通常是调理风水的老总,迫切地想老师处得到更多的信息,吾师每天通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即使在吃饭时也是在讲易,随时随地回答老总及其家人、朋友的各种问题,每一分钟都面临考试考验,我们的精神都高度紧张,这不像学校考试,总要等一段时间才知道自己会考多少分,思想上有个缓冲,现在是立刻回答,立刻检验,稍有不对,老总的信任感会急降。跟在老师身边,确实能学到很多,但压力也非常大。一次,我忍不住问了老师,老师说:“这很简单,根据阴阳学说,有问题就有答案,有困难就有解难,一个问题提出来,问题的答案也就出来了,一个问题提出来,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出来了。”但是,我也在现场,为什么没看出答案或解决的办法呢?难道老师眼睛构造和我的不一样,有时会很傻的想。老师在面授班里讲授和在实务中所实践着的是一致的,但“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我们是否能深悟此言此语,要看各人的天赋和努力。

 

3、手有余香

老师如今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气质特点,或清高孤傲、或幽默诙谐、或豁达大度、或犀利深刻、或谨言慎行、或目空一切。20不到的青年,初出茅庐,青涩宛如山枣;40以上的长者,成熟历练,恰如一汪深潭。对每一位学生老师都以诚相待,融情理于阴阳辨证之中,不会盛誉,不会诋毁,尊重每个人的性格特点。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做到这点,很难。

老师提倡用佛的思想看世和人,要象如来大肚佛,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大多以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人事,但老师说:“不能苛求每个人都是完人。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老师尊重之情,有些人可能只能做到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不能因为一点,否定其全部,更不能要求你所接触的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正如一个花园,既有牡丹玫瑰,也有野草杂椑。每一样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正如老子所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不美的东西存在的价值是使我们更加珍惜美的可贵,而不会认为一切理所当然。”

“而且,我不觉得自己有很大的能耐,很多方面都还不懂,比如这次金融危机,这么多人失业,我能做的很有限,而我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很优秀,教学相长,从他们那里,我也学到很多。”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师不仅知人又自知,这或许是老师能够吸引各行各业的精英们愿意以老师为师的原因吧。“把美和爱留在心中,把丑的、恶的、消极的从记忆中抹去,坚持与人为善的原则,做人须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有时谈话中,谈及个别急功近利的学生,老师还是深感痛惜,“可惜了他们的天赋,只见当前一棵树,不见远处一片林”。

 

三、严

老师对于语言表达准确性的要求之高是易魂学员印象特别深刻的,也是学员觉得特别困难,难以很快提高的。起卦的方法确实容易,但只有八个卦,反复组合,到底怎样断卦才是切中要害的。为什么老师断卦,听的人感觉是“夏天吃西瓜就是舒坦”,而自己断卦,却好像“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呢”。我曾经这样问老师。

老师说:“肚子里也没货,不然一定倒得出来。”

我当然不承认,“怎么会没货,明明看见这个卦,和这个卦有关的东西就突突地冒出来。”

“既然出来了,为什么说不出?”

“但好像又具体说不出什么,总不能把和这个卦有关的都说出来。只是感觉有很多东西在头脑中冒出来。”

“这说明你有一定的基础了,中文是有“度”的,“过”和“不及”都不行。首先要多练,从对方的反馈中来评价自己语言的“度”,其次要好好补充文化课,多看中国的四大名著,以及国外文学巨著,如《莎士比亚全集》等,还要看译者。”一次与老师同行见着一个大风车屋,老师问我:“你想到什么?”我默然,老师说:“我仿佛看到了唐吉柯德的风车之战!”我为老师之学而愕然!

老师要求,刚开始时要字斟句酌,不要着急表达,慢慢锤炼自身语言的魅力。

 

从吾师学易至今,深感:

吾师是仁慈的,“还易于民,道济天下”。

吾师是感恩的,“感恩天地、父母、一切帮助过我们的人,甚至要感恩曾给我们带来伤痛的人,有了他们,会让我们更加珍惜幸福的感觉。”

吾师是前瞻的,从易魂报刊、学员实例汇编集的编辑,到易魂网站、再到易魂整个学术体系的建立无不证明这一点。

吾师是宽恕的,要学会宽恕,以此来解放自己的心。 “如果您把过去紧紧搂在胸前,就无法腾出双手来拥抱现在。”

吾师是独特的,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吾师是自信的,“我是最棒的,如果我都不能肯定自己,我的学生怎么能有信心?”

吾师是幽默的,在吾师身边的学生、老总们会忘记忧愁,以笑声带过。

吾师是简单的,一碗方便面和一场盛宴一样能带给老师快乐,“最重要的是心境”。

吾师是乐观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总是在不停地转化。”

吾师又是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坚持把握正确的大方向,护佑易魂及其学员平稳、科学和谐发展。

总之,吾师是值得追随的,重视生命中的重中之重,轻生命中的轻中之轻。

 

我爱真理,也爱吾师!

 

小星星  

2009-4-28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