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易魂网>> 易学论谈>>正文内容

“和而不同”,尊重文化多样性——“世界中国学论坛”( 2004)主旨报告


   “世界中国学论坛”,是一个以文化为主旨的学术论坛,一个繁荣和发展世界中国学的文化交流平台,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交融的汇合点。“世界中国学论坛”把中国最早 的经典《周易》中的《 同人》卦作为会标,表达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地区不同形态的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愿望。

3000 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意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鄙薄“同人于宗”的文化狭隘主义,倡导“同人于野”,即走出宗门,走向世界的开放、兼容的文化发展之路。 2500 年前,孔子用生动的语言,进一步表达了这一思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学问、体验快乐,不仅是一种治学方法,更是一种为学境界。

汉学与中国学

中国学脱胎于汉学,但又区别于汉学。汉学指的是外国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比较侧重于中国古代历史、制度、语言、文字、哲学、艺术等领域。中国学涵盖了汉学的内涵,又扩展了当代中国的研究范畴。

虽然,外国学者对汉学的研究可以上溯到日本的宋学,也可以包括晚明的利玛窦汉学;但是,西方的汉学研究主要兴起于近代,中国学研究则主要兴起于当代。这不只是时代的不同和内容的差异,更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先前的汉学研究,是对于去今已远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今天的中国学,则不仅包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更侧重于对近代中国和现当代中国的研究。中国学研究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参与的、有关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几千年来其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这一独特的文化,本身就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奇珍异宝,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这是汉学之所以在中国国力衰弱时依然受到国际学者重视的原因。自 20 世纪中叶开始,特别是 1978 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于是,有关当代中国的研究迅猛发展,逐渐成为热点,且有发展为显学的趋势。

汉学研究的诗书礼易、秦俑汉墓、唐诗宋词、敦煌壁画,与中国学探讨的东方与西方、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有没有内在关联?看上去没有,究其实则千丝万缕。从汉学到中国学,一以贯之的内涵,是中华文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五千年之久的根本所在。传统不是我们可以随意作为客观对象任意处置的东西,传统无处不在,我们都生活在传统之中。中国今天的发展,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汉学与中国学,其名虽分,其实则合,这就是中国文化研究。

我们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国已经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文化早已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世界要前进,中国要发展,这注定了世界中国学必然会越来越繁盛。

文化交流崇尚“和而不同”

人际交往,以和为贵。因为不同,才需交流;唯有和睦,方能沟通。“和而不同”的“和”,表达了人际交往的原则;“不同”则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特点。“和而不同”的理性思考,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最早提出“和”与“同”这一对哲学概念的人是西周史伯,他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百物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不同元素和谐有序地存在于统一体之中,就是“和”。推而广之,美妙的音乐、绚丽的文采、可口的佳肴,都是“和而不同”即多样性统一的结果。先秦哲学家(首家创始人)老子在描述世界生成时,用另一种理论说出了同样的道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的本质,是“负阴而抱阳”;存在于统一体之中的阴与阳不仅不能消解,还要保持平衡。这就是自然规律。

数千年来中国文化遵循“和而不同”的法则才使得华夏文化不仅数千年文脉未断,而且历久弥新,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使今天的中国人更加坚信,人类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不是一种文化如何吞并另一种文化,而是一种文化如何正确面对另一种文化,在相互的交融中各自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并且从另一种文化的存在中,确定自己的存在理由。人类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同样遵循这一自然法则。所以我们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多彩文明和生活方式,使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以促进世界多样性,实现各种文明共同进步和人类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人想念这个世界可以寄托希望,是因为中国人相信人类能够“和而不同”。在古人留给我们的思想认识中,“和”的起点在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可以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用善意换取他人的善意,有善意回应他人的善意。以“和”为一个不断不尽的过程,我们将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和人类共有的价值。但“和”的本义并不是绝对的同一,并不是由多色变为单色,并不是曲不己从人。以善相呼和以善相应,呼应出自不同的主体,互利也归于不同的主体。因此,以“和”为一个不断不尽的过程,则这个过程里始终会保留着个体与体之间的差异,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派生的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主张、不同的道路、不同的取向。只有以“不同”为前提,“和”才具有真睚的内容和真正的意义,才能够维系万千群类而至天长地久。面对一个共趋和多元并存的国际社会,我们需要的正是“和而不同”。

文化交流贵在相争与相融

文化的进步,需要学术争鸣的推动。没有争鸣,学术的发展就会停止,学术的质量因陈旧而腐败。

当然,学术文化的发展仅仅有争鸣还不够。争鸣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相互之间的融合。争鸣为融合提供了机会;有了融合,争鸣才有意义。融合不是一方吞食另一方,而是思想的升华、文化的进步。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争鸣之后,依然是百家,但是在百家的思想中,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印度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成为人类文化史上不同文化之间融通的成功范例。近现代的西学东渐,争论高潮迭起,每一次大的争论之后,中西文化的融通总会前进一大步。以“相争与相融”的姿态走进世界,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需要。

文化交流崇尚“见贤思齐”

中国人通过学术交流与不同学派不同文化相融,是因为有一个优秀的传统理念:“见贤思齐”。“见贤思齐”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襟怀。有了这种襟怀,学术交流的有效性便有了保证,各种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就能在学术交流中成为一种自觉。

2000 多年来,中国文化常常要面对其他文化。在文化与文化的相遇中,“见贤思齐”成为人类共同的理念。八世纪的亚洲,从日本出发的遣唐使一批又一批地西渡入华,他们久居长安之后带回去的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而在相近的时间里,中国学者玄奘则万里西游,向印度取经。来与去的脚印里,饱含着“见贤思齐”的情愫,印度佛教精华,从此融入了中国文化。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世界中国学论坛”的指向,不仅是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更是为了让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在更新和完善中国文化的同时,实现人类文化的更新和提高。

文化多元势在必然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自然界的多样性,使得我们的世界千姿百态、精彩纷呈,使得我们的“书圣”王羲之,生发出“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感慨。文化也是如此。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既是地理环境的造化,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不同文化的存在,就像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存在一样,天经地义,地久天长。中国传统文化,便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有悠久的历史,也有鲜明的个性。

在人类精神生活的世界里,文化多样性一旦被破坏,会给人类的精神生活造成严重灾难。多样性文化的存在,与树叶的差异性一样,都是世界差异性普遍法则的体现,不为任何人的意志所改变。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仅包含证同,了解人类文化的共性,还在于求异,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证同是为了清理文化延续的脉络,求异是为了开拓文化发展的空间。就人类文化的发展而言,求异比证同更有意义。任何一个民族和地区的传统文化,只要与时俱进,都会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中国文明的主流:宽容与和平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并由历史和文明造就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900 多年前,宋人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上承先秦以来的思想源头,下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路辙,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文明里的担当意识、文化意识、民本意识、人类意识和太平意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精神。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中国人以此凝聚,以此传承。

2000 多年来,中国文明常常要面对其他文明。在文明与文明的相遇里,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人类意识和太平意识都容易化为足够的宽容与和平。每一种文明都会有起落,但宽容与和平则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从 19 世纪中叶开始的近代百年里,中国人经历过内外交迫下的贫弱与困厄。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代代中国人追求民族复兴的急迫和激越滔滔而起,化入了贯穿百年的政治史和思想史。然而与民族复兴的急迫和激越相比, 5000 年厚积而成的文明和文化更悠远而且深沉。中国文化支撑了民族复兴的百年心路,也使中国人追求民族复兴的心路一开始就内含了超越狭隘的品格。清代诗人黄遵宪曾说过:“滔滔海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前一句话是接纳正在压境而来的西方文明,后一句话是民族关怀中寄托了人类关怀。在他笔下,民族复兴之想与中国文化里的担当意识、人类意识和太平意识非常明显地连在一起,使人能够读到一种古老文明的千古回响。文化和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他们留给中国人的那一片心底的光明和乐观,是不会在世事的盛衰起伏中被淹没掉的。

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之交开始,中国社会在持续发展中走过了 20 多年。这是一个自立的过程,也是一个开放和合作的过程。中国人在走向世界,也在牵动世界。但走向世界和牵动世界,追求和获得的,都不是一种偏狭的中国利益。在一个多种民族和文明共存的世界里,只有共同发展与和平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只有共同的利益和多数的利益才是长久的利益。中国文明相信善处人我之间,应当“己欲人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我们在发展中走向世界,同时也带着自己对远朋和近邻的祝愿。

 

(作者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世界中国学论坛组委会副主任)。

                                         摘自 2004 年 8 月 30 日中国剪报 3 版《文化视点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