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德悟道是学易的根本
我们学习易经,如果不从根本上去参悟大道,似乎难以步入正轨。黄鉴老师讲:“大道相通、一通百通”。这句话深刻地概括了大道与小术的辩证关系。对我们广大的易学爱好者有很好的启导作用。关于“道”的概念及基本源问题,先贤们作了种种解释。实际上,“道”就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和规律。道的运化模式起初是以最高的自然德性为动力,把宇宙深化为高度和谐、唯一的浑沌状态,这个最高的自然德性不仅具有精神属性,而且还具有物质属性,含有巨大的能量和丰富的信息。在它的作用下,又使浑沌唯一的宇宙衍出一动一静的两个对立因子。宇宙的万有、八卦的万象尽都蕴存于其初胚之中,它是道德经中所述的“有”的层次。(“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这两个负阴抱阳的因子,在自然德力的作用下,又相互渗透,交合同体,而成为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阴阳精华。(“其中有精”),构成有形的物质世界(色界),它是宇宙相对的稳态系统。这个阴阳交合体现了德的根本属性。自然德力又把阴阳交合体螺旋式地返演到原始初期“无”的状态,但又比原始期初更宏大、更精微。呈现出无分无合、无生无灭、全息大同之境,为宇审的信息系统(“其中有信”),由上可见,“道”也是一个宠大的精神体系。佛家称之为“真如”,道家称之为“无生”,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则称之为“绝对精神”,实际都是同一所指。道与德是一个互为根本的关系。易卦有卦的性情,易道也有道的性情。道的性情就德。道中含德、德中存道。天地依循道的性情而造化万物,人依循道的性情而得以立身,德性的根本含义就是“阴阳交和”。“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和于阴阳才能返道,“和其光、同其尘”才能永昌不朽。易经的根本思想也就是中庸、中和。在我们人类这个物质世界里,由这个“和”可派生出许多德的具体属性;如:无为、寡欲、善良、容忍、公正、因循……等等。细而衍之,世界各行各业都有德的具体规范,医有医德,武有武德,我们学易的有易德……。要合德同道,就须守住这个“和”,万物都与自己亲和同体,即使对于反对自己的敌人,也要以水一样的德去亲和它。不做出偏激过头的事情,永远固守容忍、阴柔的一面,即所谓“知其白、守其黑,可为天下式”。这句话其实也是描述河图、洛书中,黑白阴阳的道德运化法则。“三十辐同一毂”则是喻指河图外围的成数,共三十个阴阳黑白点,环拱中因的“五”和“十”这个阴阳交合体,而成道德运化模式。对于道德的理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其近道于否,完全取决于对大道的诚信程度。学易经、悟易道,靠的是对易道的深信不疑和充分的自信,这个“信”是打开道德之门的钥匙,是易卦信息来源的必由渠道,学易用易必先起自信,才能有悟性和灵感的发挥。悟性又是德的升华,违背了道德性情,决不会有符合道的正确思维。设想,如果某人心不悟空、五蕴秽浊、一心想预测如何去敛财、骗色、强取不义之名利……。这样的预测是不会成功的。不纯净的思想动机,实际上象一层厚厚的黑色屏障,罩蒙了他的良知,淹灭了他的慧根,使其身上的“信息感应器”失灵,永远得不到灵感。所以邵康节说:心里纯净、方寸湛然,才能沟通感应、明鉴万物。违背天道的人在预测时即使是瞎猫碰死耗子,偶然猜测一二,也必将被束缚在因果之网中。郭璞违道,贪色害人、尽管他多次作法祈命,终未逃中年早丧;孔明违道,残烧无辜,尽管他竭力作法禳星,也难逃五丈原早归。这些大匠尚且如此,何况一般等闲之辈!只有德高才会功高。黄鉴老师断卦之所以奇准,就是因为他能够淡泊名利、心无挂碍,以超然的心态去善待他人,达到了合德同道的境界。相形之下,足可使那些“易学大师们”感到汗颜。世间没有铁板的神算,命理计算的准确度是相对的,易学预测靠的是超常态的思维,有时一加一等于二,有时一加一并不等于二。如果摆脱不了所知碍,纵然有数学家的精明头脑,也未必能探究到真质。无论你有多么大的名气、多么丰富的后天学识,如果不遵道,照样会栽跟头,这才是铁的真理。学习易经本是学容易之经,关键要通大道,不在于穷究什么“秘法”、“诀窍”,很多人常常以掌握了一些小能小术而自居,沉迷于种种命理、风水、奇门……等等。所谓“秘法”,还有什么“相法神诀”,殊不知,相学中也有“相随心变”的说法。佛家的所谓三十二种好相,那不都是靠心备修出来的吗?还有人不顾自己的德气不足技法低劣,动辄胡乱为别人解灾,并且以此大索别人的钱财。如此不按道德规律行事,破坏道的平衡,弄不好,别人的灾可能会转移到他自己身上,行祸上身,此举实在令人窃笑一旁。解灾之法何尝不是以劝善为上策;实用易学中还有个口德问题,对自己感觉不踏实的预测判断,怎能乱言吉凶,即使是相对准确的判断,也有必要警慎出口,不论是吉是凶,一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另外,人体信息场是相对的平衡稳定,绝对的运动迁变,只是不同的人和事,表现的程度各异。心德不好的预测者要是经常地提起,反复地言讲预测情况,会影响应验准确率,有时甚至会使实际结果与预测相反;反之,自身德气较强的预测者若是经常反复言讲预测情况,又会使事物发展的趋势愈加与预测相合,直接讲别人有灾,有时果真是有灾,德气较强的人更不能诅咒别人,不守口德自身的那点德气漫漫地将会失之无存。笔者幼时曾熟知本地一位叫王清明的人,擅长相术,给很多人看过相,有时很准,但人们都说他口德不好。后来在他50多岁时,有一年突然莫名其妙地瞎了双眼,再也不能给人看相了,这也许是他违道而受到天遣,或是他泄天机、破坏道的平衡而招致的结果。学易之人应时刻检省自己的言行,不是不能讲话,而是不能乱讲。黄鉴老师语重心长地讲:“学习易经的目的决不仅仅是为了算计,更重要的是为了开拓思维、规范人生”。他告诫我们要端正学风,功德并修。我们要堂堂正正地学易用易,并不是一定要做苦行僧才能学好,用易经之术,谋求利益,以易养身,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要以自利利人为大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法律、伦理许可的范围内),尽可为自己服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谋利,不舍不义,君子存欲,损益无欺;学易这并不是不能为人为己趋吉避凶,不然圣人作易何用?但要建立在同化天道的基础上方可保无虞。只要我们始终坚守德性、同化道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德养浩然正气,以道莅天下,就能无所怖畏,直登易学殿堂。
综上所论,学易必赖灵性,灵性来自合道,合道在于培德,培德必先起信。让我们一起用德的金砖共同来筑起《易魂》事业不朽的大厦吧!
编者按: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八十一章上篇言德,下篇言道,若按上下德道之序则为《德道经》,即“得道经”也。学易者要想得道,不妨一读《道德经》。
- 上一篇:“盗”—阴阳消长之道
- 下一篇:发挥艮卦力量,重振东北雄姿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