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易魂网>> 易学论谈>>正文内容

魂之路--学习《易魂》的随感系列(连载之二)

理解是通神的桥梁

“理解万岁”是一句至理名言!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家与家之间需要理解;国与国之间需要理解;人与社会需要理解;人与自然需要理解;人与无穷的宇宙也需要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理解是文明的体现;理解是进步的催化剂;理解是一种有形的互通;理解更是一种心灵的交融!!!理解的内涵广大,需要人们发自内心的去沟通,要想得到理解的效果,沟通的效果,就要对问题的关键点进行深入剖析,找到双方的契合点,找到相通相融的原始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效果。

古老的中华文明,究其历史源远流长,华夏大地孕育着至今还令世人瞩目的璀璨的人类的文明精华,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更是倍加推崇为文明起源的宝珠!几千年来无数的圣人贤德,名人雅士,达官贵人,布衣百姓,三教九流无不敬仰之,青睐之,研习之,……,人人都能从《易经》的世界里得到对己有益的滋养,其高可安邦定国,威震天下,低可抚慰心灵,丰富人生,……可谓各得其所各得其需!《易经》能有如此的辉煌效用,不能不令后人感叹先祖圣人的智慧广大无边,境界高远深邃,不如此不足以涵盖世间的一切斗转星移,不如此不足以揭示人世间的风云变幻,……《易经》体现了我们华夏民族的优秀与智慧,博大与涵养,高贵与谦卑,伟大与平凡,虽然我们曾经有过不堪的历史,也有尴尬的现今,但这些都不能磨灭我们辉煌的文明!而且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大碰撞大融合,《易经》这颗明珠的绚丽光芒还会光耀世间,重树辉煌!

对《易经》的理解,来源于对我们优秀的古老文化的崇敬和热爱,来源于富国强民的义务和责任。本人作为一名刚刚开始学习《易魂》的学员来说,对《易经》还处在表面的粗浅的认识阶段,对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还需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很幸运一开始学习《易经》就遇到了黄鉴老师,学习他主持的《易魂》系列学术理论,自己一直认为对黄老师和《易魂》的认识和理解,是学好《易经》的前题核心!是通往《易经》王国的桥梁道路和坐标!对老师的理解,就是对《易魂》的理解,就是对《易经》的理解,同时对《易经》的理解源于对《易魂》对老师的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统一的两方面,缺一不可,是《易经》不易变易简易的圆融认识,三位一体方为圆满境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后才有无穷的变化。

如果把黄老师,《易魂》,《易经》定位三个“不易”中的“变易”形态,此是三位一体,一体三面,每一面都全息着一体的全部信息,只要理解和破译其中的一面就会理解全部一体的内涵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以道观象,以道观物,以象言事”“八卦垂象以明”,……黄老师至始至终,反复强调要对易理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感悟,悟透,悟深,悟精,悟它的永恒的静止,悟它的永远的运动;悟它无所不包的内涵,悟它无所不在的特性;悟它简洁明了的表象,悟它毫不掩饰的直观;……老师的谆谆教导,循循善诱,言简意赅无不透出彻悟易理的睿智!老师就是用他简洁通透的言语来表达易理的,来阐述《易魂》的,同时也表现出《易经》的三个原则:不易,变易,简易。当真正悟到《易经》所诠释的自然的永恒不变的规律,那个无始无终,亘古不变的万事万物的“不易”本质,又能深刻的体会到无时无刻不在运化转变的动态的“变易”规律,最终都会达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的“简易”境界,这是一种悟道的境界,道生万物,万法归一,黄老师悟到了易的真理,所以他会在的十几年的治学过程中,不断的悟出更多更简洁的技法来,一通百通,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不是那种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的结果,是由内心本性中自然因缘而生发出来的,因为是由道的本性而生发出的,所以每每都会达到去繁就简,破伪存真,简洁明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每一次的创新都是结合现实社会要求的新理论,对于这种现象的存在,我更愿意叫作其是:智慧的源泉,自然的流露。老师的所作所为都体现了一个悟道者的胸襟,淡泊明净,宁静致远,无欲则刚,……老师苦口婆心,披荆斩棘,呕心沥血,不辞劳苦,奔走于神州四方,传播至真至纯的《易经》之道,开创出还易于民,道济天下的《易魂》,化腐朽为神奇,寓神奇于简易,……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悟道者以天下苍生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这是自然流露的情怀,是本性显现的豪情壮志,广大心胸,决非沽名钓誉者的伪善与做作,更不是唯利是图,自私自利,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者能望其项背的,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和理解,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易经》的境界,就是《易魂》的境界,就是黄老师的境界,也是每一个《易魂》学员所应达到得目标和境界!这也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在《易经》里有一句经常讲到的话,是描述先天八卦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我理解,单就这句话就已经涵盖了《易经》的全部内涵意义,体现了《易经》的三易原则,同时也向我们明确的指出进步的方向!---志向高远,勤奋努力,硕果累累,永不停息……,黄老师,《易魂》,《易经》不都是这样顺道而行的吗?!老师所期望的不就是这个结果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理解了老师,《易魂》,《易经》的心,不就心心相印了吗?理解不就是“天地定位”吗?“山泽通气”不就是心灵的沟通,思想的交流吗?“雷风相薄”不就是思想产生迸发,形成良好的互动,得到丰硕的成果吗?“水火不相射”不就是阴阳交变,循环不亦,螺旋式上升,进入更高一层的“天地定位”吗?!

理解了老师的思想就是真正的学好《易魂》,《易经》的基础,老师同时一再强调“德高功高”,其意义是十分深刻的,也是经过自身的体验,对《易经》的体悟得来的,这也完全可以通过《易经》的三易原则和“天地定位”四规律,来解释的:德是什么?德是一种境界和规律,德是《易经》的内涵,是道的阴阳统一体,老子的《道德经》讲述的是大道之理,是虚空万物运行变化的内在规律,也是《易经》所表达的内容,讲的是“不易和变易”的辨证关系,它同佛家的“真空妙有”“色既是空,空既是色”是一个道理,“道与德”,“不易与变易”,“色与空”,都是阴阳统一体的两方面!当理解和掌握了问题的一方面时,另一方面也同时被理解和掌握,“德高功高”也可看作是“德高道高”,有什么层次的“德”就有什么层次的“道”,“道”是多层次多境界的,与“德”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最高的“德”是“上德无德”,是一种“无为无不为”的境界,是阴阳混化,阴阳湮灭的无极境界,也是《易经》的“不易”境界,是“天地定位”的初始状态,也是最高状态,它是永恒的静止,但同时又是永远的运动,是通过“变易”,“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来体现的,没有绝对的静止和运动,只有相对的静止和运动,是一种因缘和合的相对变化,这也许就是唯易辩证法的精髓吧?!当我们寄希望于更高的“道”的境界时,是借助于自身的修养来完成的,“天人合一”来源于道生万物,皆具道的秉性,“合一”的表现程度又是千差万别的,依自身的修养而“天地定位”的,“德”越高,“合一”的层次越高,得道的层次越高,境界越高,看问题就越深入越明晰,发现的问题就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高,老师经常告诫我们:要把长期修练的良好的信息,注入到被预测的对象当中去,以期推动其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一种根据“不易与变易”的辩证关系,而进行的“天人合一”的良性导向,它的背后是由高层次的“德”来作其强大后盾的,这是运用的“道”的力量,所以说,学习《易魂》其实是一种人生的修练,是“天人合一”的过程,“一阴一阳谓之道”,我们看得见的学习是“阳”,我们看不见的帮助是“阴”,再进一步理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意义就会更有深层含义,不少高水平的学员多少都感悟到了这一点的真实性和重要性!道不远人唯有德者得之……

黄老师是我们通往“神通”境界的桥梁,理解了老师,就理解了《易魂》和《易经》,当我们真切的理解了老师,我们就会得到有形和无形的帮助,提高“天人合一”的层次,提高“以道观象,以象言事”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更快的实现“还易于民,道济天下”的辉煌局面!

沈  强                 

2005 年 12 月 6 日

——学习《易魂》的随感系列(连载三)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