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易魂网>> 三经释义>> 读《周易》札记>>正文内容

读《周易》札记(连载之十八)

《周易》系词上传右第十章中言 “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古人用字是非常深奥难懂,只好逐字来翻译:

易 —— 即阴阳太极和卦爻,并包括干支五行方位等用现代话说即时空符号。

无思也 —— 是没有任何思维即思想意识的。

无为也 —— 也没有任何行为和行动的。

寂然不动 —— 是静止不动的东西。

感——只有用了以 “ 灵感 ” ,也就是用这项物质做媒介,使人类脑海里的神经思维功能与大自然规律达到和谐共振之后。

而——连接词,才能。

遂通 —— 于是通晓了解。

天下 —— 大自然的万事万物。

之故 —— 的道理,即规律。

非天下之 —— 如果不是用天下即人脑的。

至神 ——“ 灵感 ” 这样的物质来做媒介。

其孰能 —— 谁,哪能够。

与于此 —— 做到这样的目的。即通达了解大自然规律的道理呢。

通过对上面这段话和翻译我不得不佩服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圣人,居然能悟出有了“灵感”这项物质做媒介的作用,就能通过易卦而了解到天下万事万物的规律来。

那么 “ 灵感 ” 是个什么东西呢?据医学说人类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大脑有数亿个细胞,这些细胞是神经总部,或称司令部,是综合一切,指挥一切的原动力,它的功能就是思维分析功能,人有了高度表达的思维功能:才能区别于其他动物。例如,人有了视神经细胞,才能有视觉,如果视神经缺憾,就看不到一切。人有听神经细胞,才能有听觉,如果听神经有缺憾,就听不到一切。人有嗅神经细胞,才能有嗅觉,如果嗅神经有缺憾,就嗅不到一切,人有味神经细胞,才能有味觉,如果味神经有缺憾,便不知滋味。人有触神经细胞,才能有触觉,如果触神经有缺憾,便没有接触感。这五种感觉是非常重要的,也容易见到,形成为很自然的现象,人们便习以为常了。这五种感觉经过脑细胞的综合思维分析后,才能产生“灵感”。这“灵感”就是综合了五感以后,得出的分析认识的结果,现在有人称这“灵感”为第六感觉,我认为很恰当。例如我们批评别人对事物只看片面,不知全面,则“灵感”就会总结为“瞎子摸象。”如果对外界事物的变化不闻不问,则“灵感”总结为“聋聩无知”。如果对事物好坏不分,则“灵感”便总结为“不知香臭”。如果对事物品不出妙意深情,则“灵感”便总结为“不知其味”。如果对事物不发生敏感,则“灵感”便总结为“麻木不仁”等等,这些都是“灵感”的综合分析思维的结论。因此“灵感”是高于五感之上的一种感觉。五感是神经细胞是物质,“灵感”也是神经细胞,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所以“灵感”也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灵感”所产生的结论也是第二性的,由于人的活动对“灵感”细胞开发得不相同,才产生有人就聪明睿智,有人就痴傻呆笨。据医学界人士说,人的大脑细胞,经常只开发到 1/3 左右,还有大部分未被开发利用。医学上用“电”来测析大脑的活动情况,想了解“灵感”神经的作用和规律,但结论并不满意,看来“电”不能测知“灵感”的规律和功能。我想“灵感”可能与“电”不是相同的物质,“灵感”这种物质,只有类似于“电”的作用而已。

“ 灵感 ” 这项物质和 “ 电 ” 这项物质一样,看不见,听不着,但能感觉到。人的大脑就是“灵感”的发射器和接收机,例如虽远在千里之外自己的亲人有什么不测,自己马上便有预感或称先兆,会心神不安思绪烦乱,这种现象就是“灵感”的作用,不过我们并不留意罢了。据说前苏联时期有科学家在两地城市进行对“灵感”的发射与接收试验,后来没听说继续研究的结果,现今很少听到有这方面的报导。又如有时两人的“灵感”互通达成一致,我们称其为“心有灵犀一点通”或称“心气相投”。从古至今这些“灵感”相通的例证是很多很多的。

我们已经知道《周易》的功能是总结过去,验证现在,预测未来,综合来说就是交流信息。《周易》用的是太极阴阳卦爻和干支五行方位等,这些都只是符号,用这些符号来研究天、地、人的规律,必须要靠“灵感”做媒介,才能起作用,正如我们使用手机或电脑来交流信息时,全靠“电”来做媒介,才能起作用一样,如果没有“电”,便停止了一切。但电对于手机或电脑只能验证现在,不能同时去总结过去和预测未来,而“灵感”对于《周易》的功能要比电多两项,即能总结过去和预测未来。但“灵感”是个什么物质?是否与 “ 电 ” 的性能一样?或为两种性能?这个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现今人类已研究开发出“电”的功能,并发扬光大,使其服务于人类,但对“灵感”的研究尚未提及,因此未能开发出来,使其服务于人类。我想,不能用研究开发“电”的方法来研究“灵感”这项物质,需要另走一条道路,首先要进行对《周易》的哲理研究,掌握了天、地、人沟通的规律,才能找出“灵感”的规律来,然后进行深入的开发与利用,这是一项很艰巨的工程,不是一人所能为。因此我建议:国家政府对各大学院校,要设置《周易》学科,来研究开发“灵感”这项与“电”相类似的信息媒介物质。

记得我小时候,见到过一位老爷爷,他给人预测时,是用左手掌轮掐,便能说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令人信服,他的左手掌好像现今的掌上电脑一样,这种左手掌掐算的技术,摆在桌面上,就是卦爻、四柱和廿四向罗盘,对信息的沟通,靠的就是“灵感”。

自从孔老夫子提出 “ 灵感 ” 观以后,经千余年到宋代邵雍时,对“灵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提出心、耳、目三者合一观点。心就是灵感,在耳听和目视两方面的信息综合后而得出的“灵感”判断,这比孔子时要进步许多。但耳和目的信息,虽然已经占有很大的信息量了,还不够全面。又过了千余年,到了现今信息时代,提出了第六感觉观,是在听、视、嗅、味触五个方面的信息量经过大脑的综合思维分析以后,得出的”灵感“效应。这比邵雍时的观点,又进一步全面多了。

我想现今 黄鉴 老师是位一流预测大师中的明师,对《周易》的哲理和规律有较深的研究和运用,又精于形象思维,创立了时空网络学的思维体系,所以预测水平相当高超,其所以能有如此成效,就是对“灵感”的运用得当,因此我希望 黄 老师总结一下其运用“灵感”的原则规律,写成哲理论文来开发“灵感”的作用,使“灵感”这项类似于“电”的媒介物质,能发扬光大,和“电”一样来为人类服务。

我为什么想请 黄 老师来总结 “ 灵感 ” 规律呢?因我于 1999 年 5 月 1 日 —4 日参加过 黄鉴 老师在北京西三环六里桥附近的河南旅社开办的面授班学习,有一天中午 黄 老师和几位学员一块去附近饭馆吃午饭,见旁边有一位女同志,一个人独饮独吃, 黄 老师见其衣服颜色而起卦后,告诉学员说这位女同志因婚姻不顺想要自杀。学员们马上向前主动去询问,经多方劝解,那位女同志才说出她准备饭后自杀,并惊奇的问你们怎么知晓情况的,学员们便告知是这位 黄 老师观象测出的,并指出一条明路,她在惊奇之余便放弃自杀念头,转而参加了面授班学习。下午 黄 老师在讲课时,用此例进行详细解析,令全体学员非常敬佩。我当时就想, 黄 老师为什么就能预测这样准确,还挽救了一条命?后来我才悟出,只要掌握了事物的主要情况(如卦爻的象数变化)和其他有效的信息(如被测者的心理现象),灵活运用头脑中的思维技巧,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找出了人之常情的客观规律,而拟出的判断,这就是“灵感”,通过灵感的媒介作用,便能够将卦爻象数变化与求测之事物沟通而达到正确的预测结果。

灵感这种物质,就是人们在认真研究探索某一个问题的疑难时,不是运用现今所说的辩证逻辑推理等方法去进行一步一步地由已知部分去推测出未知部分的,而是在瞬间触发地一步到位,一眼就看穿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一种正确直觉,这种直觉就是灵感。只要是正常人,都能产生出灵感。

但灵感是要花费心血通过长时间的思虑和体验,实践探索以后,使人的大脑的活动,产生了高度白热化后,经外界某件事物的启发,或因某一事物所引起的联想而触类旁通,从而导致出智能的充分发挥。才产生正确的直觉,也就是说只有在这种长期艰苦的探索中,才产生了灵感。或者说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即横向思维能力,更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长期的实践,才能自然而然的出现了灵感。

“ 灵感 ” 是否有规律呢?有。例如对黄老师测那女人想自杀的灵感规律,我冒昧的初步总结有:

1 、对易学知识能博学强记,并长期运用象数法的锻炼后,才能很熟练的运用于掌股之中。

2 、要通晓了解 “ 心理学 ” ,也就是会察颜观色,善于运用耳、目、心等感觉,即通常所说的综合五感信息,例如中医常说的望、闻、问、切。对这些信息,掌握运用得当,才能分析当事人的心理状态。

3 、还要博学通晓各地风土人情,像黄老师能走南闯北,处处留心各地的风俗习惯,做到心中有数。

4 、善于运用脑思维,即常说的能综合五感信息来触类旁通,产生一触即发的正确直觉。

5 、精研我国的文字和文学,运用语言非常得当,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在用字用词上非常准确恰当,含义非常丰满到位。因此才能在谈话和讲课时,很文雅风韵,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令人敬佩。

我初步认为具备了这些规律性,才能触发出 “ 灵感 ” 而沟通天、地、人之间的信息。

除此之外,要进行多多的预测实践,长期检验,现今我看 邵 老 师和黄 老师的教材中,都是举成功之例证,教学员如何去正确预测。我想谁都不可能 100 %的成功,能达到 90 %以上就很不错了,难道老师们就没有测错了的事例?希望能将这些测错了的事例,介绍出来,才能使大家从这些错例中,找出测错的原因,以取得经验教训,来提高我们的预测水平。要知道科学家的成功,是在多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上,才取得成功的。易学预测者,不怕测错,才能更快更好的找出“灵感”的规律来。不知我的想法,对吗?

当然人之常情,是隐恶扬善,不愿说自己预测有错,只能自己去冥思苦想,进行检验探索,找出原因成为自己的心得,或称为“秘诀”,是秘而不宣的,是独享的,不愿公开的,这是许多中国人固有的封闭保守弊病,不是一时就能解开的,是需要长时期的思想提高,因此易学的发展是相当困难,我们不可忽视了这个现实!

现今我国的易学,还是停留在古老的卜卦、算命、推算吉凶祸福,趋吉避凶上,我想能否走出去,运用到科技上去,运用到经济上去,例如预测股市、期货、外汇上去预测他们的短期、中期、远期的市场走势,以取代西方经济理论如“波浪式理论”,“系统式技术取向理论”,“江恩理论”……等等。古有用“易”可测财,测财运,还能测赌博、打牌、下棋……等等的输赢方向,这些都是“财”,现今经济市场也是“财”,所以“易”也是完全可测市场经济的,希望易学大师能突破这项难关,创出东方的经济理论来。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