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易魂网>> 三经释义>> 读《周易》札记>>正文内容

读《周易》札记(连载之十七)

前段时间阅读老子《道德经》一书,掩卷深思,觉得老子对《易经》的哲理研究,比孔子要贴近人类生活本身许多,《易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学问,讲天道地道人道,孔子对其哲理在易传中用高深的哲学思想,来启发后人如何去研发《易经》中的各种规律,因此一般人很难理解,我总觉得孔子的易传有些空奥感,读后对“易”似懂又不透懂,似悟又不彻悟,只好对孔子的文章敬而远之。但读完老子的《道德经》后,老子虽不谈易,却用贴近人类生活的通俗的道和德来解析易经哲理,以指导人类生存之道的实践。使我觉得有亲近感,为一般人所能接受。例如,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把易传中“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说得很透彻。“一”是什么?一就是统一或唯一,一就是根本道理,用现代话说一就是“规律”,规律是统一的也是唯一的。任何事物均有其规律,天有天的规律所以才清明,地有地的规律所以才安宁,神有神的规律所以才显灵,深谷有深谷的规律所以才满盈,万物有万物的规律所以才得以生长,如果侯王懂得人生规律能够收敛贪欲,就可以成为天下的楷模。所以《易经》可以称为《规律经》。《易经》在最早时应当称为《一经》,不知是谁用谐音将其改为《易经》,目的是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一”的意义,所以说“贞夫一”。老子重点研究了《易经》中的人之规律来指导人生,人之规律是什么?就是人类生存的规律,人类生存的规律就是道和德,道是什么?道就是讲如何付出之理,德是什么?德就是得,就是讲如何回报之理,因为人为了生存就要付出和回报,有了付出才有回报。例如农民种田,有了付出才能收获,工人做工,有了劳动,才领工资,这样才能生存,否则会饿死。由于老子在研易时,发现了很平常的道路,道路就在我们足下,它只是付出而不苛求回报,道路承受着践踏和压力,不厌其烦的重复付出,使人不能须臾离开它,它能容纳万物间的高尚和罪恶并不歧视,而是一样的“和光同尘”,它能“挫锐解纷”而不自功,如果人人都能有道路这样付出的美德,那该有多好呀!所以老子首章便说 “ 道可道,非常道”,意思说道就是道路,我讲的不是平常的道路而是以道路作为隐喻,引申升华为人类如何生存的道理,因为人的一生譬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必须慎始。其实道路不是现在才有的,在人类之前就已经存在,例如我们看电视“动物世界”节目中,一只羚羊在道上拼命付出奔跑,一只豹子在后面付出猛追,时间长了,眼见豹子有些耐力不够,羚羊可能会脱险,但羊可能是慌不择路,没有继续向前面空阔的草地大道上奔跑,而是偏向有树林的小道,可惜前进的道上,有一棵枯树倒在路上,羊跑跳之时被枯枝碰绊前脚,脚失前蹄,摔倒在路旁,等它爬起来,为时已晚,而豹子利用这个“时间差”猛的一窜高过枯枝,扑落到羚羊身上,咬住它的喉颈,结果羊的回报是灭亡,豹的回报是果腹。有时豹子捕到猎物被一群猎狗夺去分吃了,因此说“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故此动物的生存之道是杀和夺。有些动物因为迷失前进方向,又选择道路不当,先后不知灭亡了有多少,我们人类是动物进化来的,因此基因中也存有杀和夺的遗传本性,一直到人类进化到文明之际,我们祖先中的圣哲们,对这种野蛮残忍的竞争非常痛心疾首,他们纯净的心灵,受不了这种社会的污浊行径,于是想要净化人类的精神面貌,便创立了各种学说来指引人生道路。据说天帝指引一条杀伐征战的道路,用不平人杀不平人,杀尽不平方太平。佛祖指引一条容忍慈悲普渡众生的道路,孔子用仁义道德来指引普及知识的道路,耶稣指引忍让放弃和敞开心扉进行忏悔的道路,老子用道和德来指引容忍退让以保全弱者生命的道路……等等。目的都是使人类真正脱离了动物,用伦理道德和宗教哲理来遏制人类基因遗传中的杀和夺。

道路虽在人类之前就已存在,但只有当人类进化到文明之际,道路的作用才渐渐显现出来,它才成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惟一畅通的途径,所以说“要想富先修路”,同时也是人类能够产生灵感,产生智慧,产生精神财富的发源地。经过老子首先对道路加以发挥;我们后人才能研究出社会有社会发展的道路,国家有国家发展的道路,个人有个人发展的道路。然后才能理解《易经》中所说的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万物各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的易理。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代,据说周朝有 800 多诸侯,即 800 多个小国,经过杀伐吞并,到春秋时只剩约 20 来个国家,后来战国时只剩 7 国。因此老子生活时期,这些国家对天下财货的聚敛也就落到这 20 来个侯王手中,人民受尽了战争之灾,和横征暴敛之苦,生活非常痛苦。老子想到侯王与百姓都同样是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贪得无厌呢?人之初为了生存,忙忙碌碌奔走在大道上,不就是为了吃和穿吗,当人类可能饱食以后,侯王们尚不满足,总想吃好的,因此山珍海味,苛求不已,这是食欲。人民饱食以后就想到要有衣服保暖,有了布衣葛袍之后,侯王们又要华服衣绸袴缎。人民衣食温饱以后,便想安居,侯王们造宫室华屋,这些都是美欲。人民衣食住都有了以后,想到要有妻室有爱欲,爱欲本是人类繁殖的正常行为,一夫一妻制是正常规律,但侯王们恨不得天下美女全归已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三千佳丽,普通官吏都三妻四妾。当这些私欲都有了以后,还不满足,便想侵夺土地,增加赋税以供挥霍,因此战争频发,造成人民受到严重压迫与剥削,所以说“春秋无义战”,结果造成社会上的严重阶级分化。更有甚者还想长生不死,去求仙求药荒唐之极。这些结果都归纳到一个“欲”字,因此老子愤恨的说“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分析追源到 “ 欲 ” 字后,就想到人对贪欲之器物必须有“名”,否则,欲求之物不知名称,别人如何贡奉?因为万物之初是没有名的,进化到人类以后,为了便于联系沟通和统一认识,才对所能见到的东西,强行命名的。当然还有许许多多东西,人类至今尚未见到,因此也就无从命名。故此名只是表象,并不代表内质,由于侯王们欲得之器物必须先有名,有名以后,才能表示器物的贵贱,例如对希贵的器物命名为金、银、玉、帛……等等,对贱而多的器物,当然也要命名,因此老子在首章说完道后,马上接着说“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我说的名,不是普通平常的物名,而是人类名声的名。名声是什么?就是名誉,也可解释为气节,名声是人类最重要的行为,所以说“名声是第二生命”。名声也有好坏,凡道德行为高尚的人,用现代话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名声就好,可以流芳百世,凡道德行为低贱的人,用现代话说就是贪污腐化的人,名声就坏,甚至遗臭万年。侯王们是不顾惜自己名声的好坏,只顾贪欲无厌,必然会遭到百姓们和老子的痛斥怒骂,对于那为民请命的豪侠俊杰和那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老子是非常称誉的,赞其为“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说他们的身体早晚会死去的,但名声却永垂不朽,这难道不是长寿吗?因此 “ 名 ” 是普遍的,不单单是对静物要命名,对动物也要命名,动物有猛弱,对猛者畏避,对弱者擒杀。例如对猛者命名为虎、豹、狼、鹰……等,因此古人“谈虎变色”,传说当年对于比猛兽还要凶残的万物之灵的高级动物命名时产生了两种现象,没有统一认识的名称,因为那时正处在奴隶社会时代,奴隶等于会说话的动物,奴隶主是会说话的兽主,奴隶主对奴隶可以任意杀和夺,传说奴隶主为了欢娱赌输赢,常命两名奴隶对搏,胜者杀死败者,如果败者伤败而归,也会被奴隶主杀死,这种风气传到现今还有残存,据说称为斗牛士,我没有见过,听说是用牛代替奴隶,胜者将牛杀死为快。因此当年对高级动物命名时,对奴隶主们尊称为“鬼”,对奴隶们贱称为“人”,不过对鬼和人的名称没有褒贬之义,只有贵贱不同,才有大鬼小人之称呼,因此作为高级动物被命名为鬼或人者,是生活在同一社会时空里的两种物象而已,古书上对强大的奴隶部落,称其为“鬼方”就是明显的例证。这两种物象随着社会的激烈斗争和文明进步,会经常转变互换的,现在老百姓口中还残留了当年流传的成语“人死成鬼,鬼死成人”,死字在当年的意义是相互转换之义,后来才被误解为当心脏停止跳动时叫做死,其实古经上对心脏停止跳动叫做“灭”,以区别死并不是灭的意义,所以古经上说生生灭灭,这样我们对于“人死成鬼,鬼死成人”的理解,应当是说“人有时候转变成鬼,鬼有时候转变成人”并不是说“人灭了以后成鬼,鬼灭了以后成人”这样来理解就符合人生规律了,因为鬼或人灭亡后只能成为尘埃泥土或化石,不可能变成他物,有说能成灵魂,实际上谁也没见过只是臆测而已。将死字作为转换之义,现今老百姓的口语斥责之中尚遗留残意,例如“你这死鬼”!就是说你本是人这时变成鬼了,或斥为 “ 你是死人啦! ” 意为你本是鬼这时变成人了,将死字用活了。我们高级动物的一生中,是经常变换的,有时是人,有时又是鬼,有的能在人的时间里长一些在鬼的时间里短一些,有的能在鬼的时间里长一些而在人的时间里短一些,总是相互转换的。后来有人故意将死字的本义歪曲为愚笨、固执、不灵活……等,甚而将心脏停止跳动也称为死来盗取灭字之义,用以掩盖死的真义,因此现今许多人早就不知死字是转换之义了。中国字很奇特,例如射和矮两字,射字的本义是身如寸高,说明身材短小不高之义,矮字委于矢本是用弹力飞速击出之义,偏偏将这两字之义弄颠倒了,一直贻误至今。我国是先有名而后才产生出字的,一直到了黄帝时代,才派苍颉来造字,当他造到对高级动物命名为鬼或人时,因当时奴隶社会上是称鬼的多些,有大鬼小人之称呼成为鬼贵人贱之形势,便先来造鬼字,用“丿 ” 代表高级动物,再造“田”代表圆形的脸,因为头面即嘴脸的变化很多,古人以三为多数,四为更多,所以在中间划分为四块表示头面嘴脸有更多的变化,一般有奸、诈、欺、盗……等多种头面嘴脸,用现在话说就是坑、蒙、拐、骗、偷……等,最后造成“ ”儿代表肠肚是满腹弯弯绕,“厶”代表心计有三个尖以上,这样就完成了“鬼”字造型,把奴隶主表现得非常逼真。然后苍颉来造“人”字,因为基本上已将高级动物的本形都表达得差不多了,只剩两条腿站在地上,只好用简单的一撇一捺两划来代表顶天立地的正中笔直的形象了。到后世才明白苍颉造字之义以后,对高级动物的称呼便转而趋向称为“人”的多了,而很少再趋向称为“鬼”了,形成大人小鬼或人多鬼少的形势。所以至今流传称为“人类”而不称为“鬼类”了,无意间将“鬼”形成贬意了,这样就埋下了隐患。因为高级动物是喜褒恶贬的,现世仍然赞成命名为鬼者大有存在,当然他们心中不服,总想恢复到原来大鬼小人的社会。这股潜流越来越大,有不可抗拒之势,因此当道德沦丧,物欲横流,人势衰颓之际,便是鬼势盛旺之时,要将人类改称为鬼类了。只要地球上的高级动物存在一天,这种鬼与人两势的争执是不会停止的,试问如何来解决?我想将来文明道德高度全面普及无遗和医科学发达以后,只有将高级动物的基因中的杀和夺完全改换成《道德经》中的无争无欲的基因,因为天道无私,天下为公嘛!

老子探索了人生有道、有名、有欲、有德、有为,总的来说人为了生存,就要有付出和回报,但回报必须有一定限度,你付出多少才能回报多少,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如果是多劳少得便是廉洁,少劳多得就是贪污。由于取得回报的方式不同,人民是用自己真诚的知识和劳动来付出以取得合理回报,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侯王及官僚们是用自己动物遗传基因中的杀和夺来付出以取得贪婪回报,用现代话说就是压迫,是剥削。老子赞扬前者,批判后者,因此老子对那些侯王当权者的残忍统治,草菅人命,横征暴敛的行为,和那些官僚豪强们的飞扬跋扈、骄奢淫逸、巧取豪夺的行为,通斥为“强梁者不得其死”,必有报应,并警告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同时也教育人民不要相信侯王及官僚的话,以免上当受骗,他们是“诺而无信”,“正言若反”。什么叫正言若反?用现代话说就是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老子谆谆教导人民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教育人民对于天下万物的态度是“生而不育、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意思是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帮助成就万物而不自以为是,领导万物而不对它们进行宰割,这就是一种最博大深远的德行,教育人民对于自己的一生最好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对人生之道的深入研究后,认为事物均是由无到有,道是由无到有,名是由无到有,财货器物是由无到有,欲是由无到有,德是由无到有,为也是由无到有。如果能够再由有返回到无,则天下安定矣!因此老子提出寡欲无为,虚极静笃,回归自然,希望有一个无争无欲的小国寡民世界。有人误从字义上来解释,以为老子是复古主义者倒退思想,其实质上与孔子提倡的大同世界,是殊途同归的。

老子很希望人民均能保持赤子之心即童孩之心。因此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很高很厚就达到一种类似婴孩的状态,婴孩是无知无欲,无忧无虑的超然状态,在他的心里没有生死观念,不懂得害怕毒虫、猛兽、攫鸟。这里老子的实质意思是说,一个人心如婴孩就不会害怕外界因素的威迫利诱了,因此婴孩状态是一种最完善最健全,几乎连一点毛病也没有,虽然他的筋骨柔弱却不软弱,看他拳头握得多么的牢固,他连男女交合是什么都不知道,但他生殖器却时常勃起,这是因为他精气非常充沛丰盈,虽然终日号啕大哭但声音一点也不嘶哑,这是因为他平和而没有贪欲。所以老子总结说“圣人皆孩之”。圣人可以是年老之人,这里不是说老年人的身体能够转变成少年孩童,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圣人的心理上却能达到一种类似童孩的状态,即无争无欲无名利的心态,达到了这种心理状态就是返璞归真,是一种从精神向自然的复归,是一种大道。最后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是说天道永远是利他,而不伤害任何一种生物的,圣人不是天,但他们能够竭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天道,也就是有所作为而不争,即替天行道之义。

老子和孔子(据说老子可能比孔子年长 20 多岁)他俩对《易经》哲理的研究各有所长,成为后世研易者的典范!

老子留下了《道德经》去矣!老子的《道德经》的自然法则成了中国人认识世界万物的伟大自然法则,后世形成了道家和道教,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宝贵思想资源,指导人类向至高理想攀登。

关于《道德经》中的 “ 自然法则 ” 即 “ 道法自然 ” 和“养生哲学”在道教的经典著作中已有详论。关于《易经》哲理如何在《道德经》中加以发挥,古今学者已有论述,勿需我再多舌,我只想结合时弊,用《道德经》中人生如何付出和回报的原理,试加探讨而已。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