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浅说读后感之二
恩师您好!
这几天又读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感觉无论是易经八卦还是佛理方面,有了一些收获。
序言中说:“一念起,则三世尘刹由此二分,一念不生,则十方虚空尽皆销陨也。夫无所有而无不有,是谓妙有,无所空而不空,是谓真空。”这几句话同于我们平常常说的:一念起而万物生。由此想到的是《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垂象,见吉凶。八卦以象告。在我们想要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时,最初是起卦来看,而最后高级阶段是:乾坤在手,万化于心,天人合一,感而遂通。在问题没有提出的时候我们的心里一片空灵,无思无动,平静如水。而此时在问题提出时,如果我们依然是保持的空灵心态,那么我们看到听到的万物都是我们想要知道的答案,都呈现着问题的答案。此时看到的万物是无意识的进入接触,没有丝毫的故意勉强,也只有这样才能向水中观月一样,把问题看得清清楚楚。而问题解决后又复归平静的空灵心态。天人合一即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色即是易经中道的阴阳两面。而文中关于般若的三个递进的层次,小处说也是我们学习《易经》等学问的三个层次。文字般若即我们最初的起卦断事;观照般若即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而第三层次实相般若,“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所有知觉之性,同一切境界之性,无分彼此,无分内外,无是无非,通统是一个法界性。”是终极的无心状态。而修炼修行,读佛经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能够做到心境空灵,可以以足够的智慧应付生活中的问题,让生活中的压力烦恼等问题不影响自己,不住于心,而不是出家遁世于山林。
文中有一段话,讲述了长水和尚和琅琊觉和尚的故事。长水和尚问琅琊觉和尚,如何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觉和尚便厉声对他说“清静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读到这个故事,仿佛明白了其中的佛理。本是清静本然,所有的山河大地都是空的,都是不存在的,都是意生虚幻的,本来就不存在,所以也就没有了为什么“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一说了。
因为不是随手记录,今天写的时候发觉前几天读书时的感悟丢失了不少。有机会再重新补写。
主要的感受还是对易经的结合理解。书里面的色和心都可以对应到形象,阴阳属性。
感谢老师收集推荐整理了这么好的书籍,常读的确很有收益,三经结合起来读更好。
不知道学生的看法对错。请老师有时间时指正。
荀四庄
2019.5.4
- 上一篇:《心经》浅说读后感之一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